纮綱
成語(Idiom):纮綱
發音(Pronunciation):hóng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纮綱是指紡織品的經緯線,比喻事物的基本原則或大方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纮綱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紡織工藝中的紡織品制作過程。纮是指紡織品的經線,綱是指紡織品的緯線。纮綱是紡織品制作的基礎,沒有纮綱,紡織品就無法制作出來。因此,纮綱在成語中引申為事物的基本原則或大方向,沒有纮綱,事物就無法有良好的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纮綱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基本原則或大方向。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團體或國家的管理體系,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或價值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纮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紡織工藝。古代紡織品制作需要經線和緯線,而纮綱就是紡織品制作的基礎。后來,人們將纮綱這個詞用于比喻事物的基本原則或大方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纮綱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纮”和“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新任領導上任后,立即制定了一綱一紀,為組織的發展定下了纮綱。
2.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能否牢牢把握住纮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紡織品制作過程中的纮綱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紡織品的經線和緯線,它們是制作紡織品的基礎,沒有它們就沒有紡織品。類似地,纮綱也是事物發展的基礎,沒有纮綱就沒有良好的發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纮綱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綱目”、“綱紀”等,來擴展對纮綱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學習要有纮綱,才能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要始終堅持纮綱,不斷進步。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纮綱,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生活充滿了各種誘惑和選擇,要有纮綱才能不迷失自己。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要遵守公司的纮綱,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