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與民同樂
發音(Pronunciation):yǔ mín tóng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與人民一同享受樂趣,與民眾共同歡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與民同樂是指領導者或者權威人士與普通民眾一同分享快樂和娛樂活動,表達了領導者關心民眾、與民眾心靈相通的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與民同樂常用于形容領導者或權威人士積極參與人民群眾的活動,與民眾共同分享快樂時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與民同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猶大人之于天也。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意思是領導者要像天一樣關懷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與民同樂是由“與”、“民”、“同”、“樂”四個字組成的,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在慶祝活動中與民同樂,展示了他們與人民群眾的親近關系。
2. 這位總統經常參加人民的文化娛樂活動,他真是一個與民同樂的領導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與民同樂”記憶為與人民一同享受樂趣的意思,可以通過想象領導者和人民一起參加歡樂的活動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領導者與民眾共同參與的文化娛樂活動,如舞龍舞獅、觀賞京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同學們一起玩游戲,這樣我們就可以與民同樂。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戶外運動會,老師們也積極參與,與我們同學們一起與民同樂。
3. 高中生:學校舉辦了一場音樂晚會,校長也親自上臺演唱,與全校師生一同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