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家賊難防
發音(Pronunciation):jiā zéi nán f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的家里出現了賊,防范起來也很困難。比喻內部出現的危險往往比外部的更加難以防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一》:“家賊難防,國賊易防。”意思是說,家里的賊很難防備,但國家的賊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防備。這個成語通過對比“家賊”和“國賊”,強調了家里的危險往往更加難以防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家庭內部出現的危險或者內部的不和諧因素。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要警惕家庭內部的問題,不要只關注外部的威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一個大臣在國家內部做了很多壞事,卻一直沒有被發現。直到有一天,他的兒子在家里偷走了一些財物,被人發現后才揭開了他們家的秘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即使是家里的人,也可能是最難以防范的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小明的父母一直警惕家賊難防,所以家里的財物都有特別的保管措施。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很警惕,知道家賊難防,所以一直密切關注員工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家賊難防”的諧音“假賊難防”來記憶這個成語。假賊是指家里的賊,而家賊難防就是指家里的賊很難防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家賊難防”相關的成語,比如“防人之心不可無”、“防微杜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家賊難防,所以要記得把門窗關好。
2. 初中生:家賊難防,我們要保護好家里的財物。
3. 高中生:家賊難防,也要警惕家庭內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