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納
成語(Idiom):苞納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有才能、有學問的人納入自己的門下,培養其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苞納,古代用于指把有才能、有學問的人納入自己的門下,培養其才能。這個成語形容一個有才能的人被別人看重,受到培養和提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苞納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有才能的人被重視、被培養和提拔的情況。可以用在各種場合,比如形容某個公司苞納了一位年輕的技術專家,或者某個學校苞納了一位優秀的教師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苞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魏國公子列因為聰明才智過人,被晉國的公子重視并納為門徒,培養其才能。后來,公子列又被晉國的公子薦舉給了晉國君主,最終成為了一位重要的官員。這個故事成為了苞納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苞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苞納了一位年輕的技術專家,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2. 學校苞納了一位優秀的教師,希望能提升教育質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苞納”聯想為花蕾剛剛開放的樣子,表示一個人的才能和潛力剛剛得到認可和發現,就像花蕾被人們看重,被培養和提拔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苞納這個成語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果對中國古代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相關的知識,比如其他成語的故事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苞納了我為班級的小小團支書,我要好好努力。
2. 初中生:學校苞納了一位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希望能夠提升籃球隊的實力。
3. 高中生:大學苞納了一位年輕的數學天才,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學術環境。
4. 大學生:公司苞納了一位優秀的實習生,希望能夠培養出未來的核心員工。
5. 成年人:政府苞納了一位杰出的科學家,希望能夠推動科技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