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竿魚
基本解釋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梅圣俞 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晚年與脩《唐書》……其初受勅脩《唐書》,語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對曰:‘君於仕宦,亦何異鮎魚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魚”比喻羈身仕途、難以自脫的人。 宋 范成大 《送許耀卿監丞同年赴靜江》詩:“官涂真有上竿魚,玉筍翻乘別駕車。” 清 錢謙益 《渡淮聞何三季穆之訃》詩:“宦海多喧豗,世運值陽九。戞戞上竿魚,蒙蒙喪家狗?!?/p>
成語(Idiom):上竿魚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gān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能力或技藝突飛猛進,進步神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竿魚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其中“上竿”指的是爬竿子,而“魚”則是指鰻魚。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能力或技藝進步非???,突飛猛進。就像鰻魚在竿子上往上爬的速度一樣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技能上進步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小孩子非常喜歡釣魚,他經常去河邊釣魚。有一天,他看到有人在河邊豎起了一根竿子,竿子上有很多鰻魚。小孩子覺得自己也能爬上竿子去捉到更多的魚,于是他爬上竿子,結果一下子就爬到了頂端,捉到了很多魚。這個故事被人們傳頌,并演化成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突飛猛進的進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上竿”和“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學會了彈鋼琴,真是上竿魚?。?/p>
2. 這位年輕的畫家畫畫的速度非常快,真是一個上竿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上竿魚”與爬竿子捉魚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迅速爬上竿子并捉到很多魚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含義。你還可以嘗試使用成語來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數學競賽中進步很快,真是一個上竿魚。
2. 初中生:我的朋友在學習英語上進步神速,簡直就是一個上竿魚。
3. 高中生:這位同學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真是一個上竿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