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于
基本解釋
(1).自得貌。《莊子·應帝王》:“ 泰氏 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 白居易 《和朝回與王煉師游南山下》詩:“興酣頭兀兀,睡覺心于于。” 宋 沉遼 《走筆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韻和之》之一:“始來 齊山 秋正肅,山間于于太古俗。” 明 何景明 《霍山辭》:“視其體腴然,其度于于然,不異平居也。”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五:“ 朱行健 老先生的義子 朱競新 ,白夾翩翩,搖著一把名人書畫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來了。”
(2).相屬貌。 元 蒲道源 《閑居記事》詩之一:“凌晨出求糴,于于如櫛比。”
(3).多難貌,屈曲貌。 漢 揚雄 《太玄·飾》:“白舌于于屈于根。” 范望 注:“于于,多難之貌。” 司馬光 集注:“于于,屈皃。”
夸誕貌。一說佞媚貌。《莊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圣,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 陸德明 釋文:“於于,并如字。”又引 司馬彪 曰:“夸誕貌。” 成玄英 疏:“於于,佞媚之謂也。”
猶于于。自得貌。 清 黃景仁 《閑居感懷》詩:“逢欣稍於於,紆感仍邑邑。” 王闿運 《衡陽程君墓志銘》:“於皇中興,惟 楚 有材,或公或侯,風起云飛,君乃於於不出里闈,納駟于庭,英彥員歸。”
成語(Idiom):于于
發音(Pronunciation):yú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物體相互依附或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于于是一個雙音重疊的成語,表示物體或人之間的相互依附、相互依存的關系。它強調了彼此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不可分割的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于于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親密的夫妻關系、親密的朋友關系或相互依賴的事物。在表達情感上,也可以用于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深厚的感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張》中有一個故事,孔子告訴子張:“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句話中的“義之與比”被解釋為“于于”。后來,人們將“于于”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緊密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于于是一個雙音重疊的成語,由兩個相同的“于”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夫妻之間的關系非常于于,互相扶持,共同進退。
2. 這兩個國家經濟上非常于于,互相依賴,共同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于于”與夫妻之間的緊密關系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兩個人緊緊相依、相互依存的樣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于”字的成語,如“于心不安”、“于事無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好朋友關系非常于于,我們一起做作業,一起玩耍。
2. 初中生:家庭和睦是非常于于的,父母親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間相互關心。
3. 高中生:學習和實踐相輔相成,兩者之間是非常于于的關系,只有學以致用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
4. 大學生:友誼是非常于于的,朋友之間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度過人生的起伏。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