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暴殄天物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ào tiǎn tiā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草率、糟蹋或浪費珍貴的物品或資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殄天物是由“暴殄”和“天物”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暴殄”意為草率、糟蹋,而“天物”則指天地間的萬物。因此,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草率、糟蹋或浪費珍貴的物品或資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或警示人們不要浪費資源或草率對待珍貴的事物。可以在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的討論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殄天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故事講述了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他的官員建議他建造許多宮殿、陵墓和其他奢侈品,而這些建筑和物品的建設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種草率、奢侈的行為被形容為“暴殄天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暴殄”,修飾部分為“天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買了一輛豪車,但從來不開,簡直是暴殄天物。
2. 這種行為是對資源的浪費,完全是暴殄天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暴殄天物”的發(fā)音“bào tiǎn tiān wù”與“爆炸天物”相似,通過這種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節(jié)約資源、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物盡其用”、“光陰似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不暴殄天物。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珍惜食物,不要暴殄天物。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強環(huán)境保護,避免暴殄天物。
4. 大學生:我們應該提倡綠色消費,減少資源的暴殄天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