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束
成語(Idiom):隘束(ài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ài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想狹隘,行為受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隘束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隘指狹窄,束指約束。隘束形容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到限制,沒有開闊的視野和自由的發展空間。這個成語常用來批評那些思想保守、行為僵化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隘束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個人或組織的思想和行為受到限制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守舊的觀念、僵化的制度,或者形容一個人思想狹隘、不開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一位官員。相傳,明代官員文徵明在任職時,他的行事作風非常剛硬,對下屬和百姓的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他們有任何的自由發言和行動。因此,人們用“隘束”來形容他的行為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隘束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太隘束了,完全不愿意接受新的觀點和想法。
2. 這個部門的管理方式太隘束了,沒有給員工發展的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無法自由行動和思考,從而形成對隘束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隘束的理解,例如“局限”、“狹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總是隘束我,不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太隘束了,不允許我們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教育方式太隘束了,缺乏創新和多樣性。
4. 大學生:大學應該是自由發展的時期,不應該被隘束在狹小的專業領域里。
5. 成年人:公司的管理制度太隘束了,限制了員工的發展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