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ㄌㄧㄨˋ ㄦˇ ㄅㄨˋ ㄊㄨㄙˊ ㄇㄡˊ六耳不同謀(六耳不同謀)
佛教指不能當著第三者傳道。《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泐潭法會禪師》:“ 洪州 泐潭會禪師 問 馬祖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祖 曰:‘低聲!近前來,向汝道。’師便近前。 祖 打一摑曰:‘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師至來日獨入法堂曰:‘請和尚道!’”后亦作“ 六耳不通謀 ”。謂不能與第三者共機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六耳不同謀
成語(Idiom):六耳不同謀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ěr bù tóng m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多個人合謀、密謀,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見或計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耳指六個耳朵,不同謀指各自謀劃。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多個人在密謀時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見或計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多個人合謀時各自有不同的主張或計劃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群人合謀時各自有不同的意見,最終難以達成一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耳不同謀這個成語的故事來源于《百家姓》中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郭璞的人,他有六個耳朵,每個耳朵都能聽到不同的聲音。有一天,郭璞與一群人密謀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計劃,最終導致無法達成一致。因此,人們就用“六耳不同謀”來形容多個人合謀時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見或計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耳不同謀屬于四字成語,由六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里的成員六耳不同謀,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2. 會議上大家六耳不同謀,爭論了很久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郭璞有六個耳朵,每個耳朵都能聽到不同的聲音,形象地表達了多人合謀時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見或計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三人成虎”、“四面楚歌”等,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六個人一起合作做作業,可是六耳不同謀,最后都寫錯了。
2. 初中生:班里的學生六耳不同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導致班級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3. 高中生:學校組織的學生會選舉中,候選人之間六耳不同謀,爭論不休,最后結果也沒有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