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霍
基本解釋
西漢 名將 衛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稱,后世并稱“衛霍”。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謂 蕭 曹 不足儔, 衛 霍 不足侔也。” 唐 張說 《藥園宴武洛沙將軍》詩:“文學引 王 枚 ,歌鐘陳 衛 霍 。”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論心》:“自昔 蕭 曹 任,難圖 衛 霍 功。” 寧調元 《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竪子爭傳 衛 霍 名。”
成語(Idiom):衛霍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勇猛、武力強大,能夠保衛家園或國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衛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衛”意為保衛,守護,保衛家園或國家;“霍”意為勇猛,武力強大。因此,衛霍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個人勇猛有力,能夠保衛家園或國家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衛霍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勇猛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夠保衛家園或國家的人。可以用來贊美軍人、警察、消防員等具有保衛職責的人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衛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霍去病的將軍,他勇猛無敵,曾多次帶領士兵保衛國家,打敗敵人。他的英勇事跡被后人廣為傳頌,成為了勇猛保衛家園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敢無畏,真是一個衛霍之才。
2. 在危難時刻,他展現出了衛霍的本領,保護了家人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衛”字理解為保衛,將“霍”字理解為勇猛,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衛霍相關的成語,如衛國戍邊、衛家戮賊等,了解更多關于保衛家園或國家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長大后當一個衛霍,保護家人和朋友。
初中生:他的勇敢行為展現了他的衛霍精神。
高中生:我們應該向衛霍們學習,為國家的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他在軍隊中表現出了衛霍的品質,獲得了領導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