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è jiē kǔ duō ㄌㄜˋ ㄐㄧㄝ ㄎㄨˇ ㄉㄨㄛ樂嗟苦咄(樂嗟苦咄)
高興時招喚,不高興時責罵。形容對人態度惡劣。《鹖冠子·博選》:“博選者以五至為本者也……憑幾據杖指麾而使則廝役者至,樂嗟苦咄則徒隸之人至矣?!?陸佃 注:“樂則嗟之,苦則咄之,不禮甚矣,茍非無恥之人豈所甘心哉。”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樂嗟苦咄
成語(Idiom):樂嗟苦咄
發音(Pronunciation):lè jiā kǔ d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緒變化極為劇烈,忽而歡樂,忽而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嗟苦咄一詞源于明代戲曲《西華山》中的唱詞。其中“樂嗟”表示歡樂,高興;“苦咄”則表示痛苦,悲傷。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緒變化極為劇烈,忽而歡樂,忽而痛苦,反復無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嗟苦咄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情緒起伏不定,忽而高興,忽而悲傷。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或事件的變化不定,時好時壞。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情緒波動較大的人或者經歷了一段起伏不定的時期,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嗟苦咄最早出現在明代戲曲《西華山》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李文子的書生因為追求心上人而進入西華山修煉,最終成功成仙的故事。在劇中,李文子經歷了無數的苦難和磨練,有時歡笑,有時痛苦,所以有了“樂嗟苦咄”的形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嗟苦咄由四個字組成,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心情樂嗟苦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2.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樂嗟苦咄,時而有好消息,時而又遇到了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樂嗟苦咄”與一個情緒變化劇烈的人或者一個波動不定的情況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緒或心情相關的成語,如“喜怒哀樂”、“歡欣鼓舞”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妹妹樂嗟苦咄地哭了一整天,因為她的玩具丟了。
2. 初中生:在比賽中,隊伍的表現樂嗟苦咄,有時表現出色,有時又出現了失誤。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公布后,同學們的心情樂嗟苦咄,有人歡喜雀躍,有人郁郁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