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驗
成語(Idiom):按驗
發音(Pronunciation):àn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按照規定進行檢驗或審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按驗是由動詞“按”和動詞“驗”組成的成語,表示按照規定進行檢驗或審查。它強調了執行某項任務時要遵循規定的程序和標準,確保事物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按驗常用于描述對文件、證據、證件等進行審查和驗證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工作、學習和生活等不同場景中,例如在工作中審核合同、檢查報告,或者在學習中審閱論文、考試試卷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按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楚漢相爭,劉邦派人去楚國檢查楚王項羽的軍隊是否真的有100萬人。項羽心生疑慮,擔心劉邦會借此機會來對付他,于是派人暗中跟蹤檢查人員。最終,檢查人員按照規定進行檢驗,結果證實了項羽的軍隊確實有100萬人。這個故事的背景中,按驗的意義是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檢查員要按驗相關文件,確保其真實可靠。
2. 老師要按驗學生的作業,發現并糾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按驗”。可以想象一個檢查員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檢驗的情景,或者想象一個人按照規定的步驟檢查一堆文件的過程。通過將成語和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按驗相關的成語,例如按圖索驥、按兵不動等。同時,可以學習與檢查、審查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讓我們按驗課本上的習題,看看有沒有做錯的地方。
2. 初中生(14歲):在參觀博物館時,我們需要按驗身份證才能進入。
3. 高中生(17歲):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我們需要按驗實驗設備。
4. 大學生(20歲):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會按驗引用的資料,確保其可信度。
5. 成年人(30歲):公司要求我們按驗員工的身份證明,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