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惡
成語(Idiom):肆惡
發音(Pronunciation):sì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放肆地做壞事,惡劣地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肆惡指一個人放縱自己的惡劣行為,不受任何約束地做壞事。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行為極其惡劣,毫無道德準則和約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極其惡劣、放肆不羈,違反道德規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叫闞澤的人,他肆意欺壓百姓,作惡多端。后來,孟子和荀卿一起勸諫闞澤,告訴他要放棄肆惡的行為,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個故事成為了“肆惡”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肆惡成性,無法無天。
2. 他肆惡的行為惹得眾人憤怒。
3. 那個官員肆惡貪污,最終被法律嚴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肆惡”與“肆意”相聯想,兩者的發音相似,意思也有一定的關聯。同時,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放肆地做壞事的場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孟子和荀卿的思想和貢獻。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和倫理相關的成語,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肆惡欺負同學,被老師嚴厲批評。
初中生:在小說中,壞人肆惡地迫害善良人物。
高中生:我們要堅決抵制任何肆惡行為,維護社會的公正和正義。
大學生:政府應該加大打擊腐敗行為,嚴懲肆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