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剽
基本解釋
始末?!?a href="/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 target="_blank">莊子·庚桑楚》:“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成玄英 疏:“剽,末也?!?/p>
成語(Idiom):本剽(běn piāo)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p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假冒偽劣的貨物冒充真品,欺騙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剽是由“本”和“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本指本來的、真實的意思,剽指冒充、偽造的意思。本剽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以假冒偽劣的貨物冒充真品,欺騙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剽一詞通常用來批評和警示那些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學生抄襲作業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盧弘傳》記載了一個關于本剽的故事。據說,盧弘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在任職期間,曾經發現了一家商人在市場上出售假冒偽劣的貨物,他立即下令將這些貨物全部沒收并公之于眾,以警示其他商販。后來,人們就用“本剽”來形容這種以假冒偽劣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商店被曝出多次本剽行為,顧客們都開始對它失去信任。
2. 他在考試中使用了本剽的手段,結果被老師發現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商販拿著一本書,里面裝的卻是假冒偽劣的貨物,以此來形象地記憶本剽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相關成語,如“以假亂真”、“假公濟私”等,可以幫助擴展對本剽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用本剽的方法偷偷抄襲了我的作業。
2. 初中生:這個商家經常用本剽的手段賣假冒偽劣產品,我們應該警惕。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好成績,竟然用本剽的方式在考試中作弊,實在是太不道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