攛嗾
成語(Idiom):攛嗾(cuān sǒng)
發音(Pronunciation):cuān s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挑撥、煽動他人,使其產生沖突或爭斗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攛嗾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攛指的意思是挑動、煽動,嗾指的意思是鼓動、慫恿。攛嗾合在一起,表示一種通過挑撥和煽動他人的行為來引起沖突或爭斗的意思。攛嗾常常用于形容那些故意制造紛爭、破壞和平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攛嗾常常用于描述那些通過言語或行動激起他人的敵意、仇恨或爭斗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譴責那些挑撥離間、煽動爭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攛嗾這個成語來描述那些故意制造紛爭、破壞和平的人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項羽攛嗾韓信起兵反秦的故事。在秦朝末年,項羽是一個有野心的武將,他挑撥韓信與秦朝統治者之間的關系,最終導致了韓信的叛亂。這個故事成為了攛嗾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攛嗾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攛嗾別人為了一點小事爭吵。
2. 別聽他的攛嗾,他只是想搞亂我們的團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攛嗾記憶為“攛”字讀作cuān,類似于“串”,表示挑動;“嗾”字讀作sǒng,類似于“送”,表示鼓動。通過將這兩個字的發音與其意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攛嗾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攛嗾相關的成語,如攛掇、慫恿等,可以幫助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攛嗾同學們互相打架,被老師批評了。
2. 初中生(13-15歲):有些同學喜歡攛嗾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威懾力。
3. 高中生(16-18歲):別聽那些攛嗾你們爭斗的人的話,他們只是想制造混亂。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應該遠離攛嗾他人的人,保持和平與友善的態度。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攛嗾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