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欒
基本解釋
木名。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大,實如豌豆,圓黑堅硬,可作念珠。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欒有二種:樹生,其實可作數珠者,謂之木欒,即《本草》欒花是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欒華》﹝集解﹞引 寇宗奭 曰:“ 長安 山中亦有之。其子謂之木欒子,攜至京都為數珠。”
成語(Idiom):木欒(mù luán)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動遲緩,無所作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欒是由“木”和“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木”表示木頭,比喻行動遲緩、不靈活;“欒”是一種樹木的名稱,象征不生長、不繁茂。木欒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行動遲緩,無所作為,沒有進取心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懶散、不積極、不努力,對待事情沒有熱情和動力。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遲鈍、懶惰、無所作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欒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淮南子》一書中。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種植了一棵欒樹,卻發現這棵樹沒有生長,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故事中的欒樹象征了無生命力和不進取的狀態,因此后來人們用“木欒”來形容行動遲緩,無所作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木欒”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只是坐在那里,像個木欒一樣無所作為。
2. 這個團隊的成員大多數都是木欒,缺乏主動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木欒”這個成語中的“木”字,木頭是僵硬的,不靈活的,再聯想“欒”字,欒樹是不生長的,不繁茂的。通過聯想這些象征意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木欒”相關的成語,如“木本水源”、“木人石心”等,可以深入研究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愛學習,整天像個木欒一樣無所作為。
2. 初中生:這個學生上課總是遲到,行動遲緩,真是個木欒。
3. 高中生:他雖然有才華,但因為懶散無所作為,成了一個木欒。
4. 大學生:我不想成為一個木欒,我要努力奮斗,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