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璧
成語(Idiom):牲璧(shēng bì)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人為別人承擔責任、代替他人受罰,表達出對他人的無私幫助和犧牲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牲璧由兩個字組成,牲指的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牲畜,璧指的是圓形的玉器。在古代的祭祀儀式中,牲璧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祭品,代表著最高的貢獻和奉獻。而成語牲璧則是用來比喻一個人為了別人的利益或者責任而不顧自己的利益,甘愿承擔責任或受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牲璧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表達出對他人的無私幫助和犧牲精神。可以用于贊美那些為了別人付出巨大努力、甘愿犧牲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牲璧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君主齊桓公曾經因為犯了一個錯誤而被囚禁起來。他的妻子田文姜為了救他,冒著生命危險去找到了齊國的敵人楚國的君主楚莊王。田文姜帶著牲畜和璧玉來到楚莊王的宮殿,表示愿意用牲畜和璧玉來交換齊桓公的自由。楚莊王被她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所感動,最終釋放了齊桓公。這個故事就是牲璧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牲璧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幫助朋友,不顧自己的利益,付出了很多,真是個牲璧之人。
2. 在困難時期,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承擔責任,真是一位牲璧之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牲璧的發音與“生必”進行聯想記憶。生必可以理解為生命中必須要做的事情,而牲璧正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可以將生必與牲璧進行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關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的成語,如“舍己為人”、“不計前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幫助同學,主動承擔起了班級的衛生工作,真是個牲璧之人。
2. 初中生:面對困難,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同學,展現了牲璧的精神。
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動中,她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真是一位牲璧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