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猿
成語(Idiom):斷腸猿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cháng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痛苦悲傷到極點,形容心碎的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腸猿一詞出自明代楊慎《世說新語·文學》:“猿鳴三聲而中山破,猿啼三聲而淚橫。”此處的猿指的是猿猴,用來比喻猴子的悲鳴。斷腸猿意味著猿猴的哀鳴可以令人心腸斷裂,形容極度的悲傷和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極度的悲傷和痛苦的情景,例如失去親人、愛人或重大失敗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腸猿一詞的故事起源于《世說新語》中的楊慎的記載。楊慎是明代的文學家和學者,他在《世說新語》中記錄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腸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離去讓我感到斷腸猿,整個人都無法再快樂起來。
2. 在這場比賽中,他的失誤使得他感到了斷腸猿的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動畫片《猴哥爭霸》中的一幕,猴子失去了它的伙伴,痛苦地哀鳴三聲,形容斷腸猿的悲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詩歌或散文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斷腸猿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感到像斷腸猿一樣的悲傷。
2. 中學生(13-18歲):她的離開讓我心如斷腸猿,整個世界都變得灰暗無光。
3.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失敗使他感到了斷腸猿的痛苦,但他并沒有放棄,繼續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