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戒
基本解釋
猶成鑒。《三國志·魏志·王朗傳》“車駕臨 江 而還” 裴松之 注引 北齊 魏收 《魏書》:“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兵黷武,古有成戒。”
成語(Idiom):成戒(chéng jiè)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成為警戒、戒備的樣子,形容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的防備措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戒是由“成”和“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成,意為形成、變為;戒,意為警戒、戒備。成戒形容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的防備措施,以防止不利的情況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戒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面對某種危險、風險或不利情況時,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的狀態。可以用于形容個人、團體或國家在面對潛在威脅時的態度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原意是指王敦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果斷采取戒備措施,保護國家安全。后來,成戒逐漸演變為一種描述人們警覺和戒備的狀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戒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成”和賓語“戒”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陌生人的態度始終保持著成戒的狀態。
2. 在處理重要事務時,我們必須成戒,謹慎行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戴著警戒帽子,手持警戒旗,全神貫注地警惕周圍的一切,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戒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戒相關的成語,如“戒備森嚴”、“戒懼”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來加深對成戒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成戒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保護自己的眼睛和心靈。
2. 初中生:在疫情期間,我們要成戒接觸外界,做好個人防護。
3. 高中生:考試前,我們要成戒手機游戲和社交媒體,集中精力復習。
4. 大學生:走出校園后,我們要成戒浮躁和消極情緒,積極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