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瑑
成語(Idiom):刻瑑
發音(Pronunciation):kè x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刻畫得非常精細,細致入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瑑是由“刻”和“瑑”兩個字組成。刻,指雕刻、刻畫;瑑,指一種美玉。刻瑑形容刻畫得非常精細、細致入微,形象生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等表達手法細膩、描寫精確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眼力、觀察力非常敏銳,能夠看到事物的細微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卷七十三·班梁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班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學家,他的文字非常細膩入微。班彪曾寫過一篇《三都賦》,其中描寫了長安城、洛陽城和許昌城的景色。他的文字描寫得如此細致,以至于讀者仿佛能夠親眼看到這些城市的壯麗景象。因此,人們用“刻瑑”來形容班彪的文字描寫,后來逐漸演變為形容別人的刻畫或描寫非常精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刻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畫技非常高超,每一幅畫都刻瑑入微。
2. 這篇文章的描寫非常刻瑑,讓人仿佛置身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刻”字與雕刻、刻畫的意思,以及“瑑”字與美玉的形象,幫助記憶刻瑑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班彪的文學作品,如《后漢書》等,以及其他描寫細膩的文學作品,如《紅樓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的小狗非常可愛,每一根毛都刻瑑入微。
2. 初中生:她的寫作水平非常高,每一篇文章都刻瑑精細。
3. 高中生:這幅畫的細節處理非常到位,每一處都刻瑑入微。
4. 大學生:這位作家的文字描寫非常刻瑑,讀起來非常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