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陸
基本解釋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陸,北方之地也。”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樹華滋,北陸三秋,風煙搖落;莫不列蘋繁於上席,行禮敬於質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一。《左傳·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 孔穎達 疏:“日在北陸,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時,寒極冰厚,故取而藏之也。”《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 郭璞 注:“虛星之名凡四。”《漢書·律歷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
(3).指夏歷十二月或冬天。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勛於北陸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至若北陸兇殘,人斯鮮懽,層冰飛雪以俱至,挾纊重裘而圖安。” 清 姚鼐 《感春雜詠》之三:“北陸既藏冰,西宅復寅餞。”
成語(Idiom):北陸
發音(Pronunciation):běi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北方的陸地,指北方地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北陸是由“北”和“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北”指的是北方,代表著北方地區;“陸”指的是陸地,代表著陸上的地區。因此,北陸的基本含義是指北方地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北陸這個成語多用于描述北方地區的特點、風土人情等。在討論北方地區的文化、氣候、地理等方面時,可以使用北陸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北陸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北方和陸地兩個詞組合而成的,用來形容北方地區的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北陸是一個雙音節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計劃明年去北陸旅游,體驗北方的風土人情。
2. 這個電視劇展現了北陸地區的美麗風景和豐富文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北方地區的特點和景觀來記憶北陸這個成語。例如,想象北方地區的廣袤平原和冰雪覆蓋的山脈,將北陸與這些景觀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北方地區的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北陸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想去北陸看大雪和冰雕。
2. 初中生(13-15歲):北陸地區的冬天非常寒冷,需要多穿衣服。
3. 高中生(16-18歲):北陸地區的特產有很多,比如黑龍江的松花江魚。
4. 大學生及以上:北陸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吸引了很多人前往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