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
基本解釋
亦作“ 一著 ”。1.本謂下棋落一子。亦指行事的一個步驟。 宋 陳亮 《與呂伯恭正字又書》:“方欲出耕於空曠之野,又恐無退后一著。” 明 楊慎 《大顛書》:“如善奕者常留一著, 歐公 之於 師魯 留一著也。” 明 何良俊 《世說新語補·棲逸》:“二公平日對奕, 徐 高於 蘇 ,是日 養直 拈一子,笑視 師川 曰:‘今日還須讓老夫下此一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陳侍御奏摺》:“我之見事獨遲,每每輸人一著。”
(2).一件事。《景德傳燈錄·南岳金輪可觀禪師》:“師問僧:‘作么生是覿面事?’曰:‘請師鑒。’師曰:‘恁么還當么。’曰:‘故為即不可。’師曰:‘別是一著。’”
(3).指武術的一個招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腳,把腿跟向地下一碾,輪起右腿甩了一個‘旋風腳’……這一著叫作‘連環進步鴛鴦拐’。”
(4).比喻一個計策或手段。 茅盾 《子夜》十一:“我早就料到有這一著,所以我上次勸你耐心籠絡 曼麗 。” 張天翼 《清明時節》七:“他急著要決定一個辦法,他全家的命運怎樣,就全在這一著。”
亦作“ 一著 ”。一經接觸。《晉書·賈充傳》:“時 西域 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
見“ 一著 ”。
英文翻譯
1.tempo
成語(Idiom):一著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關鍵時刻采取的一招或一步,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著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一”表示一個,表示著法或步驟的數量,而“著”表示棋類游戲中的步子。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關鍵時刻采取的一招或一步,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它形象地比喻在解決問題或處理事務時,只需要用一個正確的方法或策略,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著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個決策、行動或策略在關鍵時刻的重要性。例如,在比賽中,一著的得失往往決定了勝負;在工作中,一著的正確與否可能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成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著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其中孟子說:“以一著為重,以一著為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于關鍵問題,只需要用一個正確的方法或策略,就能解決,其他的方法都是次要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一著 + Ver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比賽的最后一刻,他下出了一著頂天立地的棋,最終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2. 這次會議的決策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著關鍵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著”與關鍵決策或重要步驟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棋盤上下棋時,在關鍵時刻只需要下一著正確的棋,就能獲得勝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一擊必中”、“一語中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考試時,每一著都要仔細思考,才能答對題目。
2. 初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每一個隊員的一著都影響著整個項目的進展。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每一著都決定著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