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諭
鐫諭(juān yù)
發音:juān yù
基本含義:指銘刻在碑石上的文字,用來表彰和記錄英勇事跡或優秀品質。也可以用來指表彰和紀念的文辭。
詳細解釋:鐫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鐫"意為刻,"諭"意為告訴或命令。鐫諭原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用來表彰和記錄英勇事跡或優秀品質。后來,這個成語也被引申為表彰和紀念的文辭。
使用場景:鐫諭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表彰和紀念。可以用來形容對英雄事跡的贊美,對先賢的紀念,或對杰出成就的肯定。
故事起源:鐫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記載,公元前580年,齊國國君齊莊公在兒子公孫無知的墓碑上刻下了“無知有知”的四個字。這是對公孫無知在生前的英勇事跡的表彰和紀念。后來,這個成語就逐漸流傳開來,成為表彰和紀念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鐫諭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鐫"和"諭"。其中,"鐫"是動詞,意為刻;"諭"是名詞,意為告訴或命令。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
例句:
1. 他的英勇事跡被鐫諭在了國家紀念碑上。
2. 這部紀錄片用鐫諭的方式記錄了那段歷史。
記憶技巧:為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為兩個部分,"鐫"和"諭",并且想象一個人在碑石上刻字的場景。可以用畫面感來記憶這個成語,讓記憶更加深刻。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你可以閱讀成語故事集,或者參加成語比賽來提高你的成語水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校獲得了優秀學生的稱號,老師給我寫了一封鐫諭我的信。
2. 初中生:我在籃球比賽中打進了關鍵球,校長為我頒發了鐫諭獎狀。
3. 高中生:我參加了志愿者活動,為社區做出了貢獻,市長親自為我頒發了鐫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