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訇
成語(Idiom):鏗訇(kēng hōng)
發音(Pronunciation):kēng 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洪亮、嘹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鏗訇形容聲音洪亮、嘹亮,通常用來形容樂器聲音或者說話聲音的響亮程度。它可以用來形容音樂激昂、高亢的聲音,也可以形容人的聲音嘹亮、有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鏗訇一詞多用于描述音樂或者說話聲音的響亮程度。可以用來形容樂器演奏時的激昂聲音,也可以形容人的聲音高亢有力。在寫作、演講或者形容音樂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增強描述的力度和感染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鏗訇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原文為“鏗鏗翼翼,唯其無邦。”意思是“聲音洪亮,猶如展翅欲飛,只是沒有歸屬的地方。”后來人們將“鏗鏗翼翼”簡化為“鏗訇”,用來形容聲音洪亮、嘹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鏗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聲音的洪亮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歌聲鏗訇嘹亮,讓人感到震撼。
2. 音樂會上樂器的演奏聲鏗訇激昂,引起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鏗鈴”或“轟鳴”等類似的聲音詞匯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鏗訇”的含義。同時,可以將例句和使用場景與自己熟悉的音樂或說話場景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雷鳴般的掌聲”、“如泣如訴的琴音”等,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彈鋼琴的聲音鏗訇,老師夸我彈得好。
2. 初中生:他的嗓音鏗訇,每次班級演出都是他當主持人。
3. 高中生:這首歌的高潮部分鏗訇嘹亮,讓人聽了很過癮。
4. 大學生:演講比賽上,他的演講聲音鏗訇有力,深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