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公
基本解釋
沂山 神的封號。 厲荃 《事物異名錄·坤輿·鎮》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 唐玄宗 封東鎮 沂山 為 東安公 ,南鎮 會稽山 為 永興公 ,西鎮 吳山 為 成德公 ,北鎮 醫無閭山 為 廣寧公 ,中鎮 霍山 為 應圣公 。”
成語(Idiom):東安公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ān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在言行上十分謹慎小心,舉止端莊恪守禮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安公是指唐代宰相楊國忠,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舉止,言行舉止都非常謹慎小心,舉止端莊恪守禮儀,所以后人用“東安公”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謹慎莊重、恪守禮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舉止言行非常謹慎小心,注重禮儀和端莊莊重的場合,例如在參加重要的會議、座談會、公開演講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東安公的故事源于唐代宰相楊國忠的事跡。楊國忠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舉止,言行舉止都非常謹慎小心,舉止端莊恪守禮儀,因此被后人稱為“東安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東安公”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東”、“安”、“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言行一直都像個東安公,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和禮儀。
2. 在重要場合上,他總是表現得像個東安公,讓人很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東安公”與楊國忠的事跡聯系起來,想象楊國忠的儀表和舉止非常謹慎小心,舉止端莊恪守禮儀的場景,以此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唐代宰相楊國忠的事跡,以及其他與禮儀相關的成語,如“謹言慎行”、“言行舉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言行就像個東安公,每天都穿得整整齊齊。
2. 初中生:在班級會上,他的發言總是謹慎小心,像個東安公一樣。
3. 高中生:在大家心目中,他是個東安公,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非常謹慎小心。
4. 大學生:在重要場合上,他總是表現得像個東安公,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