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持節
成語(Idiom):使持節
發音(Pronunciation):shǐ chí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擔任軍隊主帥或高級官員時,能夠恪守職責,執行軍令,不貪圖私利,為人民負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使持節是由古代官員在任命時所授予的官印,象征著權力和責任。成語“使持節”通過“使”表示擔任官職,通過“持節”表示恪守職責,表達了官員在擔任職務時應該忠誠履職、勤政為民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官員或領導在執政期間能夠恪守職責,不貪污腐化,為人民謀福利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職務崗位上的人員恪守職責,不負責任地對待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戰爭時期。當時,將領在出征前會被賜予“使持節”的官印,以表示他們擔負著軍隊的責任。只有恪守職責、勇敢無畏的將領才能擁有這個官印,因此,成語“使持節”逐漸演變成了形容有責任感、守紀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在任期間始終使持節,為人民做出了很多貢獻。
2. 這位官員不貪污受賄,一直使持節,受到了人民的贊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使持節”成語中的“使”字與“使命”相似,表示擔任官職;而“持節”可以聯想到持守自己的職責和紀律。可以通過這樣的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制和戰爭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加深對“使持節”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老師一樣使持節,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使持節,為同學們爭取更多權益。
3. 高中生:擔任社團負責人,我要使持節,組織好各種活動。
4. 大學生:作為班長,我要使持節,帶領同學們共同進步。
5. 成年人:在職場上,我們應該使持節,勤奮工作,不貪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