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德
成語(Idiom):峻德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ù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崇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峻德一詞由“峻”和“德”兩個字組成。峻指高峻、陡峭,德指道德。峻德表示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崇高,指一個人的道德水平高、品德純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和描述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特別是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峻德一詞出自《論語·顏淵》。孔子問顏淵:“無峻德之行而有之者乎?”顏淵回答說:“有。”孔子繼續(xù)問:“何以斯可謂峻德之行也?”顏淵回答道:“敬人以禮,致其身以孝,儉用其財,使民以時。”這段對話表明了峻德的含義和重要性。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峻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峻德著稱,備受他人的尊敬。
2. 這位老師教書育人,峻德如山,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3. 他的峻德行為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峻德”與高山相連,用來表示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如同高山一樣高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guān)的道德故事和名人事跡,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峻德的涵義和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好榜樣,峻德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峻德。
3. 高中生:在面對考試作弊的誘惑時,我們應(yīng)該堅守峻德,選擇誠實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