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待
成語(Idiom):株待(zhū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坐在原地等待,不積極行動,不主動爭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株待”由“株”和“待”兩個詞組成。其中,“株”指的是樹木的根部,即固定在地面上的部分;“待”指的是等待、停留的意思。成語中的“株待”比喻人像樹木一樣坐在原地不動,不積極行動,不主動爭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思進取,不愿意主動爭取機會,只是坐在原地等待成功降臨??梢杂脕砼u那些缺乏進取心、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株待”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個叫做韓忠信的人,他被分配到一個官職,但他卻不肯積極工作,只是坐在原地等待升遷。最后,他因為不努力工作而被罷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株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像一棵樹一樣,整天只是株待,不愿意付出努力去爭取機會。
2. 如果你只是坐在原地等待,不積極行動,你永遠不會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一棵樹,坐在原地不動,等待成功的機會從天而降。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株待”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積極進取、主動爭取的成語,例如“積極進取”、“主動爭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不想成為一棵樹,我要積極進取,努力學習。
中學生(13-18歲):不要只是株待,要主動爭取,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大學生(19-22歲):在就業市場上,我們不能只是株待,要積極尋找機會,爭取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