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憐貧恤老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pín xù l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憐憫貧困和同情老年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憐貧恤老是指對貧困的人表示同情和憐憫,對老年人表示關愛和尊重。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關注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的人群,包括貧困和老年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憐貧恤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同情心、關心弱勢群體的品質。它常常用于倡導社會公益、關愛弱勢群體的場合,也可以用于表揚具有同情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曲禮上》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孔子憐憫一個貧困的老人的故事。孔子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他看到老人的衣衫破爛,便為他脫下自己的外衣給他穿上。孔子的學生們問他為什么要如此做,孔子回答道:“我憐憫他的貧困,恤惜他的年老。”這個故事成為了憐貧恤老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憐貧恤老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憐貧”表示憐憫貧困,而“恤老”表示關愛老年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捐款給慈善機構,真是一個憐貧恤老的人。
2.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應該憐貧恤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3. 他的行為展現出了他憐貧恤老的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憐貧恤老記憶成“關心貧困和老年人”。你可以想象自己關注和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和老年人,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關愛弱勢群體相關的成語,如“扶危濟困”、“憫苦思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能夠憐貧恤老,將我的零花錢捐給貧困的孩子。
2. 初中生:社會應該憐貧恤老,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福利和關懷。
3. 高中生:憐貧恤老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價值觀,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關愛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