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次
成語(Idiom):觴次(shāng cì)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g c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觴次是指宴會上每次敬酒的次數,也用來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的遞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觴次字面意思是宴會上敬酒的次數,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的遞增。觴次表達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就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人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觴次可以用在形容一個人的智慧和才能逐漸增長的情境中。比如,你可以用觴次來形容一個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或者一個職業人士在工作中不斷提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觴次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鹿鳴于野,觴次于巷。”這句詩描述了鹿在野外鳴叫,人們則在巷子里舉杯敬酒。觴次在這里指的是每次敬酒的次數,后來引申為智慧和才能的遞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觴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觴”是名詞,表示酒器,也可以指宴會;“次”是副詞,表示次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校里的觴次越來越高,成績也越來越好。
2. 這位藝術家的觴次很高,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智慧和創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觀察、飲酒相關的場景結合來記憶觴次這個成語。比如,想象自己在一個宴會上,每次敬酒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觴次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智慧和才能相關的成語,如“溫故知新”、“日新月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都努力學習,希望我的觴次能夠越來越高。
2. 初中生(13-15歲):在參加數學競賽之前,我要多做題,提高我的觴次。
3. 高中生(16-18歲):我決定每天讀一本書,提高我的觴次,擴展我的知識面。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是我提高觴次的關鍵時期,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知識。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觴次是我追求職業成功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