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煞
基本解釋
兇神。 明 朱權 《臞仙肘后神樞·年方兇神》:“浮天空亡,金神七煞,破敗五鬼。” 老舍 《二馬》第三段十四:“自然娶個后婚兒寡婦,不十分體面,可是娶外國寡婦,或者不至于犯七煞,剋夫主!”
成語(Idiom):七煞(qī shā)
發音(Pronunciation):qī sh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七個邪惡之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煞源自道家的術語,指的是七種邪惡的氣息或氣場。這七種邪惡之氣分別是:煞氣、邪氣、兇氣、邪惡氣、魔氣、邪念和煞神。七煞通常被認為是帶有破壞力和邪惡力量的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具有邪惡、煞氣重的特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性格、行為或言語具有惡劣的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道教和民間信仰。在古代,人們相信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邪惡力量和惡靈,而七煞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希望通過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某人具有邪惡的特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煞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心懷七煞,做出了很多壞事。
2. 這個人的言行舉止都帶有七煞的氣息,大家都不敢接近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七煞拆分成“七”和“煞”兩個部分記憶。同時,可以用“七個邪惡之氣”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道教和民間信仰中關于邪惡力量和惡靈的相關知識,以及其他與邪惡和惡劣特質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帶有七煞,同學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
2. 初中生:這個人的心里充滿了七煞,他總是欺負弱小的同學。
3. 高中生:他的行為舉止中透露出七煞的氣息,讓人感到不安和惡心。
4. 大學生:這個人的言辭中帶有七煞,他總是說一些惡毒的話來傷害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