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相
成語(Idiom):孛相(bè x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bè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相互之間的疏遠和隔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孛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孛”意為疏遠,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遙遠;“相”意為相互,表示彼此之間的關系。因此,孛相指的是人們之間的疏遠和隔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孛相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的冷淡和疏遠,可以用來形容親友之間的疏離、同事之間的隔閡、社會關系的緊張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孛相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劉敬傳》。劉敬是劉邦的一個親信,但因為有人中傷他,劉邦對他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后來,有人告訴劉敬說:“劉邦對你產生了孛相之心。”意思是劉邦對他產生了疏遠和隔閡的心理。從此,孛相成為了形容人際關系疏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孛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孛”為動詞,意為疏遠;“相”為賓語,意為相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孛相越來越深,已經很久沒有聯系了。
2. 由于長時間的孛相,他們的友誼逐漸破裂了。
3. 這個團隊中存在著孛相,成員之間缺乏合作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孛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人站在很遠的地方,彼此之間有一個很大的距離,形成了孛相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際關系相關的成語,如“交心投意”、“親疏有別”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之間的孛相導致他們不再是好朋友了。
2. 初中生(13-15歲):由于長時間的孛相,他們之間的友誼逐漸疏遠。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班級存在著孛相,同學們之間缺乏團結和合作精神。
4. 大學生(19-22歲):因為彼此之間的孛相,他們的關系逐漸變得冷漠和陌生。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中的孛相導致了團隊的分裂和合作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