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禍及池魚
發音(Pronunciation):huò jí chí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災禍波及無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禍及池魚是指災禍波及到了無辜的人。池魚代表的是無辜的人群,而禍則代表災禍、不幸的事情。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災禍對無辜者的不公和不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災禍、不幸事件對無辜人群的波及。可以用來描述自然災害、戰爭、疫情等對普通民眾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中有一則故事,齊國國君齊桓公曾經下令破壞了一座池塘,導致了池中的魚全部死亡。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禍及池魚”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不僅給敵人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禍及池魚,給無辜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2. 這次疫情不僅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也禍及池魚,許多人失去了親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禍及池魚”這個成語與故事起源中的齊桓公破壞池塘,導致魚死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災禍、無辜人群有關的成語,如“波及無辜”、“連累無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雨導致河水泛濫,禍及池魚,可憐的魚兒都游不動了。
2. 初中生:這場地震不僅破壞了建筑物,還禍及池魚,許多人失去了家園。
3. 高中生:這次疫情不僅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也禍及池魚,許多人失去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