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賊
成語(Idiom):遁賊(dùn zéi)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z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遁賊是由“遁”和“賊”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遁”指逃避、躲避,“賊”指罪犯、作惡的人。遁賊的含義是指那些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逃避捕捉和處罰,不受法律的約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遁賊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和口語中,形容那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比喻那些不遵守規章制度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郡國志》中有關于遁賊的記載。當時,有一個名叫張耳的將領,他在劉邦起義之后,被封為漢王,但后來因為心高氣傲,不滿劉邦的統治,于是離開漢王朝,帶領一些反叛者在山中活動。劉邦派遣軍隊追捕張耳,但張耳總是能夠逃避追捕,因此被稱為“遁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罪犯一直在逃避法律制裁,真是個遁賊。
2. 他不遵守交通規則,簡直是個遁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遁賊”與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形象進行關聯,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逃之夭夭”、“逍遙法外”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偷了小紅的玩具,他是個遁賊。
2. 小學生:那個小偷一直在逃避警察的追捕,真是個遁賊。
3. 初中生:這個腐敗官員利用職權逃避法律制裁,簡直是個遁賊。
4. 高中生:他一直在逃避責任,真是個遁賊。
5. 大學生:這個公司老板逃避法律制裁,成了遁賊。
6. 成年人:那個貪官一直在躲避反腐斗爭,是個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