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翳
成語(Idiom):柏翳(bǎi yì)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吏職位高而不實際工作,只是名義上的榮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柏翳一詞由“柏”和“翳”兩個字組成?!鞍亍笔且环N常綠樹木,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品德?!棒琛币鉃檎诒?、遮掩。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官員高位尊貴,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權力和責任。他們只是名義上的榮耀,沒有實際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虛有其表、權力虛高的人??梢杂脕砼u那些只追求權勢和地位,而忽視實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柏翳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叫做子產的人物。子產原是晉國的重臣,但在他擔任官職期間,他并沒有實際的權力和責任,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高官。因此,后來人們就用“柏翳”來形容那些虛有其表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柏翳,但卻沒有實際的權力。
2. 這位官員只是個柏翳,沒有真正的才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柏翳”這個成語拆解開來記憶。將“柏”與“高尚”的含義聯系在一起,而“翳”與“遮蔽”的含義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古代官員的制度和職位,以及他們的權力與責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只是個柏翳,沒有真正的教學能力。
初中生:那個班長只是個柏翳,沒有真正的領導能力。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成為柏翳。
大學生:柏翳這個詞語形容了一些虛有其表的官員,他們只在名義上有權力,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