顙推之履
成語(Idiom):顙推之履
發音(Pronunciation):sǎng tuī zhī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走時腳步穩健有力,步伐堅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顙推指前額微微著地,推動身體前進;之履指腳步。顙推之履形容人行走時腳步穩健有力,步伐堅定,不猶豫不遲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姿態,也可用于比喻做事果斷堅決、毫不猶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郭璞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郭璞是東晉時期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儀態和行為。有一次,郭璞在宴會上喝醉了酒,但他依然保持著挺拔的姿勢,行走時腳步堅定有力,沒有絲毫顛簸。這一幕被眾人所贊賞,后來成為了形容人行走姿態穩健有力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詞語構成,顙、推、之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顙推之履,顯得很有氣勢。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顙推之履一樣果斷堅決。
3. 這個演講者的演講風格顙推之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行走時,前額微微著地,推動身體前進,腳步穩健有力,步伐堅定,就像是在顙推之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姿態、行走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踉蹌不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操場上顙推之履地跑步。
2. 初中生:她在比賽中顙推之履地走上領獎臺。
3. 高中生:面對考試,我們要像顙推之履一樣堅定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