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坐而待旦
發音(Pronunciation):zuò ér dài d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坐著等待黎明的到來,形容不思進取,消極等待事情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坐而待旦”中的“坐”指的是靜坐不動,不去主動行動;“待”表示等待;“旦”表示黎明,新的一天的開始。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坐著等待黎明的到來,比喻不積極主動,消極等待事情的發展,不去努力爭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警示和勸誡他人不要消極等待,要積極主動去爭取機會,不要等待成功從天上掉下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七年》:“夫言坐而待旦,則無成者也。”原文意為如果只是坐著等待黎明,就不會有任何成就。這句話是孔子對于一個人只是空談而不去實際行動的批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的結構是“坐而待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坐在家里,只是坐而待旦,從不主動去找工作。
2. 不要只是坐而待旦,要積極主動去爭取自己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坐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消極等待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積極行動、主動爭取機會相關的成語,如“積極進取”、“主動出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只是坐而待旦,我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爭取更多的機會。
2. 初中生:我們不能只是坐而待旦,要主動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我們要主動參加社會實踐,不要只是坐而待旦,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