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榻
彌勒榻(mí lè tà)
發音:mí lè tà
基本含義:指人們過于安逸而不思進取的狀態。
詳細解釋:成語“彌勒榻”源自佛教傳說中的彌勒菩薩。據說彌勒菩薩是未來世界的救世主,他為了等待眾生的覺悟而坐在榻上。因此,“彌勒榻”成語用來形容人們過于安逸、懶散而不思進取的狀態,缺乏進取心和奮斗精神。
使用場景: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整天游手好閑、不愿付出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傳說中,彌勒菩薩在未來世界的花果山上等待眾生的覺悟。他為了等待眾生的覺悟而坐在榻上。因此,人們用“彌勒榻”來比喻那些過于安逸、懶散而不思進取的人。
成語結構:成語“彌勒榻”由兩個詞語組成,分別是“彌勒”和“榻”。其中,“彌勒”是佛教傳說中的彌勒菩薩,“榻”表示坐的床。
例句: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彌勒榻上的人。
2. 別總是彌勒榻上坐著,要積極努力奮斗。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整天懶散地坐在榻上,不思進取,缺乏奮斗精神的樣子。這樣的形象會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佛教故事和傳說感興趣,可以深入學習彌勒菩薩的故事,了解佛教的文化和哲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戲,真是個彌勒榻上的人。
2. 中學生:他成績一直不好,從來沒有進步過,就像坐在彌勒榻上一樣。
3. 大學生:有些同學整天懶散無所事事,真是彌勒榻上的人。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