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絕
成語(Idiom):摧絕
發音(Pronunciation):cuī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摧毀殆盡、徹底消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摧絕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表示摧毀、毀滅至極的意思。它強調了完全消滅、毀壞某事物,使其不復存在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摧絕常用于形容戰爭、災難或其他破壞性事件中,描述毀滅性的結果。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力量、勢力或影響力使某人或某事物徹底被消除或擊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摧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十年》中。故事中,齊國的大夫孟孫將齊國的國君成公推下了臺階,使其摔倒并受傷。成公非常憤怒,因此在報復之前,他先讓孟孫的家人全部被殺,孟孫的家族也被徹底摧毀,從此以后,孟孫家族再也沒有恢復過來。因此,人們用“摧絕”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被完全消滅、毀滅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摧絕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摧”表示摧毀、打擊,第二個字“絕”表示斷絕、徹底消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使整個城市變成了廢墟,建筑物被摧絕得一片狼藉。
2. 他的犯罪行為被警方摧絕了,終于為社會帶來了安寧。
3. 這家公司的獨特商業模式讓競爭對手無法與之抗衡,將他們摧絕在市場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摧毀絕跡”,表示完全摧毀、毀滅至無跡可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成語,如“毀滅”、“消亡”、“覆滅”等,可以擴大對摧絕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戰爭摧絕了很多人的家園,我們應該珍惜和平。
2. 初中生(13-15歲):科技的進步摧絕了很多傳統行業,我們要適應變化。
3. 高中生(16-18歲):貧困摧絕了很多人的機會,我們應該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4. 大學生及以上:環境污染摧絕了很多生物物種,我們應該保護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