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還
成語(Idiom):交還(jiāo huán)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歸還、交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交還是指將某物歸還給原主或原來的所有者。這個成語強調了歸還物品的義務和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交還常用于描述歸還物品的行為,特別是在法律、商業和社會道德方面。它可以用來表示歸還借來的東西,如書籍、錢財等,也可以用來表示歸還失散多年的親人或歸還被侵占的領土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公元前548年,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國,他的侄子公子糾一直想將他接回國。公子糾在齊國當了一段時間的官員后,終于有機會將公子重耳帶回魯國。公子重耳回到魯國后,非常感激公子糾的幫助,將自己的領土交還給了公子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期限內交還了借來的書籍。
2. 這個國家應該交還被侵占的領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交還理解為“交接歸還”,通過聯想記憶,將這個成語與歸還物品的行為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歸還相關的成語,如“歸還如初”、“歸心似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把借來的橡皮交還給了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他主動交還了撿到的錢包。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應該采取措施,確保被侵占的土地能夠交還給原住民。
4. 大學生及以上:歸還失散多年的親人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我們應該珍惜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