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
基本解釋
(1).真正的處所。《莊子·齊物論》:“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誰知正處?” 成玄英 疏:“舉此三者,以明萬物誰知正定處所乎?”
(2).正當的地方。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五段:“死就要死在正處。為祖國,為人民,死了也值得。”
正確處理。 漢 蔡邕 《故太尉喬公廟碑》:“(公)收 阿羅多 、 卑居 ,繫 燉煌 ,正處以聞。”
成語(Idiom):正處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c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值、正當、正逢、正好的時候或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處是由形容詞“正”和動詞“處”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當、適當的意思,“處”表示處于、正值的意思。正處表示事物處于適當的時間、狀態或環境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處常用于描述事物處于最佳的時機或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抓住了機會,或者事物在某個時刻達到了最佳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故事中,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他在戰亂的年代中,能夠抓住時機,處理政務得當。因此,他被贊美為“正處之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正處在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2. 這次會議正處在關鍵階段,我們要做出正確的決策。
3. 孩子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處”拆分為“正”和“處”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正”表示正當、適當,而“處”表示處于、正值。因此,正處表示事物處于適當的時間、狀態或環境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狀態相關的成語,如“時機成熟”、“順勢而為”等,以擴展對于時間和狀態的描述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正處在放學的時候,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耍。
2. 初中生:他正處于進入高中的關鍵階段,需要更加努力學習。
3. 高中生:我正處在備戰高考的緊要時期,每天都在努力備考。
4. 大學生:我正處在實習的階段,通過實踐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