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責
成語(Idiom):簿責(bó zé)
發音(Pronunciation):bó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斥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簿責是由“簿”和“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簿,本義為記錄、記載,引申為記錄人的職責;責,本義為責任、責備,引申為責備、指責。簿責的基本含義是指責、斥責他人的過錯或錯誤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簿責常用于形容對他人的行為或言論進行嚴厲的指責和批評。多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表達對不道德、不負責任、不恰當等行為的強烈不滿和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簿責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確,但其中的“簿”字出自《論語·子罕篇》:“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逼渲幸环N注釋解釋為:“簿,記也。”這里的“簿”指的是記錄、記載,而“責”則是責備、指責。后來,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語“簿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簿責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簿”和動詞“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了簿責。
2. 老師嚴厲地簿責了他的不誠實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簿責”與“記載責備”進行聯想,記憶時想象一個人在簿上記錄下對他人的責備,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責備、指責相關的成語,如“指責”、“譴責”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簿責了小明不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父母簿責了他不好好學習的行為。
3. 高中生:班主任嚴肅地簿責了遲到的同學。
4. 大學生:教授簿責了學生們對課程不夠認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