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堂
基本解釋
明 皇宮堂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 隆道閣 ﹞之下曰 仁德堂 。即舊 精一堂 ,亦 隆慶 四年所更。”
成語(Idiom):仁德堂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dé t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仁愛和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仁德堂是由“仁”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仁指的是仁愛、慈悲之心,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仁德堂指的是具有仁愛和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一般用來形容人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追求道德和善良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仁德堂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群體,可以用來形容家庭、社區、學校或其他組織。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團隊或組織的贊美,表示其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仁愛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仁德堂”最早出現在元代文學家鄭光祖的《水滸傳》中。故事中,宋江帶領一群招降的好漢在梁山泊建立了一個以仁愛和道德為基礎的團隊,取名為“仁德堂”。這個團隊以義氣和正義為核心價值觀,成為了梁山泊的精神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仁德堂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區是一個真正的仁德堂,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和睦相處。
2. 我們班級是一個仁德堂,同學們關心彼此,互相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仁德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堂內聚集了很多仁愛和道德高尚的人,他們在一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仁德堂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德高望重”等,以加深對于仁愛和道德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就像一個仁德堂,同學們互相幫助,一起學習進步。
2. 初中生:家庭是一個仁德堂,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要有仁愛和道德。
3. 高中生:學校的志愿者團隊就像一個仁德堂,大家齊心協力為社會做貢獻。
4. 大學生:社區居民組成的志愿者團隊就是一個仁德堂,他們無私奉獻,關心社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