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鼈
成語(Idiom):臑鼈(nǎo biē)
發音(Pronunciation):nǎo b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腦袋大而圓,脖子短而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臑鼈是由“臑”和“鼈”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臑”指的是腦袋,而“鼈”則指的是一種龜類動物,因其頭部大而圓,脖子短而粗而得名。所以,臑鼈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腦袋大而圓,脖子短而粗,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臑鼈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相貌,尤其是指頭部大而圓,脖子短而粗的人。可以用于夸獎或者嘲笑一個人的相貌特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臑鼈這個成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漢書·楊阜傳》中的記載。相傳,楊阜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相貌特征就是腦袋大而圓,脖子短而粗。因此,后人為了形容楊阜的相貌,就用臑鼈這個成語來表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臑鼈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一副臑鼈相,簡直是天生的笑柄。
2. 她的頭發很短,加上圓圓的腦袋,看起來有些像臑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臑鼈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頭部像一只大圓腦袋,脖子像鼈一樣短而粗,這樣的形象會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楊阜的故事,進一步了解臑鼈這個成語的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頭像臑鼈一樣大,我們都叫他“大頭怪”。
2. 初中生:她的相貌有些臑鼈,但是非常可愛。
3. 高中生:他的脖子短粗,頭又大又圓,真是一副臑鼈相。
4. 大學生:他雖然長得一副臑鼈樣,但是非常聰明,是我們班的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