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秉鈞當軸
發音(Pronunciation):bǐng jūn dāng z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秉持公正,承擔重任,穩定中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秉鈞,執掌權衡之職;當軸,指身負重任,穩定眾人。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重要的職務上能夠公正無私,承擔起穩定和平衡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穩定、堅定中心的作用,也可以用來指責那些不負責任、不公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漢書·李慶傳》。李慶是西漢時期的一個重要官員,他在任職期間以公正無私、慎重穩定的行事作風著稱。有一次,漢武帝讓李慶給他稱量一對銅瓶,李慶用秤秉鈞稱量后,稱量結果非常準確。漢武帝對李慶的公正和能力非常贊賞,稱贊他“秉鈞當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秉鈞 + 當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的重要決策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秉鈞當軸的領導來穩定局勢。
2. 這位法官以公正無私的態度秉鈞當軸,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秉鈞當軸”拆分為“秉鈞”和“當軸”兩個部分,分別理解為執掌權衡之職和穩定中心的意思。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天平在權衡事物,同時站在軸心上穩定眾人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公正、穩定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穩如泰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秉鈞當軸,每次都能公平地處理糾紛。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我們需要選出一個秉鈞當軸的班長,能夠公正地管理班級。
3. 高中生:在學生會的運作中,需要有一位秉鈞當軸的主席,能夠穩定協調各個部門。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需要一個秉鈞當軸的領導,能夠公正地分配任務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