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ㄉㄨㄟˋ ˙ㄓㄜ ㄏㄜˊ ㄕㄤˋ ㄇㄚˋ ㄗㄟˊ ㄊㄨ對著和尚罵賊禿
當著對方的面罵第三者。由于兩者的特征相同,實際上借此罵對方。 魯迅 《彷徨·肥皂》:“你簡直是在‘對著和尚罵賊禿’了。我就沒有給錢,我那時恰恰身邊沒有帶著。”
成語(Idiom):對著和尚罵賊禿
發(fā)音(Pronunciation):duì zhe hé shang mà zéi t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機會,就要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批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無論對方的身份或地位如何,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就要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批評。它強調了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不畏懼權威或高人,敢于直言不諱,毫不讓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權威或有地位的人時,敢于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批評。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膽識和果敢,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不要因為對方的身份或地位而退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朝時期的一個故事。據(jù)說有一個和尚被盜賊偷走了頭發(fā),于是他對著和尚罵賊禿。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一個形容敢于直言不諱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著和尚罵賊禿是一個由六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和發(fā)音都很明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著老板罵賊禿,因為他不滿意工作條件。
2. 她對著政府官員罵賊禿,因為她覺得他們沒有為民眾做好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每個字的意思和發(fā)音與相關場景聯(lián)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人對著一個和尚(hé shang)大聲罵(mà)他是個賊(zéi),最后和尚變禿(tū)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明知故犯”、“秋后算賬”等,來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怕老師,對著老師罵賊禿,因為他們不講道理。
2. 初中生:我對著校長罵賊禿,因為他們不重視學生的意見。
3. 高中生:我對著政府官員罵賊禿,因為他們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
4. 大學生:我對著公司領導罵賊禿,因為他們不公平對待員工。
5. 成年人:我對著政治家罵賊禿,因為他們不為民眾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