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賢
成語(Idiom):英賢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英明才智和高尚品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英賢是指在才智和品德方面都非常出眾的人。這個成語強調了智慧和品德的雙重特質,是對人的高度贊揚和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聰明、有才華、有德行的人。也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在工作、學習或社會活動中表現出色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中庸》中有一篇關于仁義道德的章節,其中提到了一個故事。故事中,孔子的學生曾子問:“如何才能成為一位英明而有德行的君子?”孔子回答說:“才智和品德都非常出眾的人,才能被稱為英賢?!边@個故事成為了“英賢”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英賢之士,深受大家的敬重。
2. 這位領導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品德高尚,真是一位英賢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英雄”和“賢者”這兩個詞進行聯想,將“英賢”與具有英雄般的才智和賢者般的品德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智慧、品德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德才兼備”等,可以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英賢人物,每天都教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英賢的科學家,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3. 高中生:這位校長在教育界有著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一位英賢之士。
4. 大學生:我父親是一位英賢的企業家,他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也一直秉持著高尚的品德。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