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胡肥鍾瘦
發音(Pronunciation):hú féi zhōng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身材胖瘦不一致或不協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胡、鍾分別是古代人名,胖瘦形容他們的身材不一致。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身材胖瘦不勻稱,不協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材胖瘦不一致或者某個事物的部分不協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胡肥鍾瘦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葛寶臣傳》一文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葛寶臣的人,他的左右手臂大小不一樣,造成了身體不協調的樣子。后來,人們把他的樣子比喻為“胡肥鍾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相胡肥鍾瘦,看起來很奇怪。
2. 這個畫的構圖胡肥鍾瘦,不太和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胡肥鍾瘦可以聯想為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身材胖瘦不一致,所以形成了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身材的成語,如“高矮胖瘦”、“瘦骨嶙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身材胡肥鍾瘦,看起來很有趣。
2. 初中生:這個雕塑的比例胡肥鍾瘦,不太協調。
3. 高中生:她的身材胡肥鍾瘦,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
4. 大學生:這幅畫的構圖胡肥鍾瘦,不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