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踔
成語(Idiom):震踔(zhèn chuō)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èn c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質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和威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震踔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合而成。震指的是強烈的震動,踔則指的是躍起、突起。結合在一起,震踔形容的是人或物質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和威勢,能夠令人震驚、驚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力量、威勢超乎尋常,具有強大的震懾力。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能力非常強大,或者某件事情的影響力非常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九年》中有一則故事,描述了齊國公子糾在狩獵時遇到一只巨大的野獸,公子糾勇敢地躍起用箭射殺了野獸。這個故事形容公子糾的勇敢和力量非常強大,后來就演變成了成語“震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展現出了震踔的力量,輕松擊敗了對手。
2. 這場演講真是震踔人心,讓人印象深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躍起并發(fā)出強烈的震動,象征著他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和威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力量、威勢相關的成語,如“力大無比”、“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講課的時候聲音震踔,我們都被吸引住了。
2. 初中生(14歲):這位武術冠軍的拳法震踔,每一招都讓人嘆為觀止。
3. 高中生(17歲):他的領導能力非常震踔,能夠帶領團隊取得很多成績。
4. 大學生(20歲):這個項目的影響力非常震踔,引起了全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