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鐸
成語(Idiom):護鐸
發音(Pronunciation):hù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保護和維護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和安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護鐸源自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護身符,代表著權力和責任。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官員或者軍隊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護鐸一詞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員、軍隊等機構在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組織對于保護他人權益的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護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國,官員佩戴著一種鐵制護身符,叫做“鐸”。這種護身符象征著權力和責任,官員佩戴它意味著他們要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后來,人們將官員保護國家利益的行為比喻為“護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護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護”和“鐸”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護”表示保護、維護,“鐸”表示官員佩戴的護身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加強國家安全意識,共同護鐸。
2. 這位軍隊將領一直以來都在為保護國家利益而努力,他真是一位護鐸的英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護鐸”與官員佩戴的護身符相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官員佩戴著護身符,代表他們的責任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關于古代官員、軍隊以及他們的責任和義務的知識。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護國”、“護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護鐸國家的人才。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愛國,為了國家的發展,我們也要成為護鐸的人。
3. 高中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承擔著保護國家的責任,要為國家的繁榮而努力。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成為護鐸的一員。